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材料
目录
一、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
四、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架构
五、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特征
六、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七、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八、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九、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产出导向
十、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十一、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十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
十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考查重点
十四、师范类专业认证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十五、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 “ 做” “证”必须达成一致
十六、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如何使用
十七、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概况
一、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
1.学生中心(Student-Centered,SC)
强调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要求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并将师范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2.产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
聚焦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Improvement,CQI)
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
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在工作中遵循统一体系、省部协同、高校主责、多维评价原则。
四、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架构
师范类专业认证针对各地各校师范类专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及类型层次复杂多样现状和特点,构建横向三类覆盖、纵向三级递进体系架构,推动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
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五、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特征
1.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相结合。
2.统一体系与特色发展相结合。
3.内部保障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4.学校举证与专家查证相结合。
5.常态监测与周期性认证相结合。
六、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负责师范类专业认证组织管理与具体实施的机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机构和认证专家组织,三者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七、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由中学教育认证标准、小学教育认证标准、学前教育认证标准三类三级构成,三类之间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各有差异,三级之间相互衔接,逐级递进。
其中,第一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第二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第三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
八、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发展”这一个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他七个指标项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要求师范类专业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培养目标应该围绕师范生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从教能力设定;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均要以有利于师范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九、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产出导向
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英文缩写OBE)是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倡导的一种先进理念,也是新时代我国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正是按照这一理念来设计和制定。
以产出为导向,就是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师范毕业生“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而非仅仅是“教师教了什么”。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以培养自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每个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十、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认证标准指标内容贯穿了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人才培养工作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方面,设置了独立的“质量保障”指标,从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外部评价、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对“评价培养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持续改进”提出要求;
另一方面,在“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设置“评价”二级指标,在“师资队伍”部分设置“持续发展”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有的各种机制、制度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执行、跟踪、评价与改进。
十一、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所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能够持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成为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
因此,认证标准在“质量保障”指标项中,专门设有“外部评价”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它是师范类专业收集信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的必要渠道,也是在“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
“ 师资队伍”、“支持条件” 、“学生发展 ”方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十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
师范类专业认证根据第一、二、三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组织实施方式,设置了相应的认证工作程序。
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监测。
第二、三级采取专家进校考查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周期性认证,认证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审定、整改提高7个阶段。
十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考查重点
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范围涵盖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贯穿学生入学至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关注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工作的重点是紧扣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五个度”为主线,把8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串联”起来,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评判。
十四、师范类专业认证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比照认证标准,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差距,逐步改进提升,具体包括以下:
1.学校层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认证理念推动师范类专业教学改革,引导师范类专业聚焦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培养,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开展广泛宣传;建立评建保障机制。
2.专业层面:对照认证标准开展自查,总结取得成效,梳理问题与不足,
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其中,重点工作是重新审视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建立基于产出的质量评价机制,整理教学档案与佐证材料。
3.教师层面:认真学习、充分理解认证理念与认证标准,将认证理念和认
证标准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学生层面:认证学习,充分理解认证理念与认证标准,详读专业培养目
标和毕业要求,了解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学习内容)等相关的逻辑关系。
十五、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 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举证式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主要是通过参评专业的“说”、“做”、“证”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
所谓“说”,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证”即“证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参评专业要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的“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十六、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如何使用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出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合格。
通过第三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设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幼儿园分领域教育基础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等,师范毕业生按照学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学规定课程并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出具师范专业课程学习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合格。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
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出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合格。
十七、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概况
1.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定位:立足宁德,面向海西,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地方性、师范性和应用性,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特色明显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以需求为导向,以教师教育、应用型文理为基础,以工学为发展重点,形成与地方基础教育、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
2.教师教育简介
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和办学之基,始终是我校最鲜明的办学底色和亮色。现有12个在招生师范专业,其中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成绩突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开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
3.师范专业布点情况
学校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体育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学前教育、物理学、艺术教育等12个在招生师范专业,分布于7个二级学院。(备注:计算机科学技术师范专业目前只招专升本学生)。
4.在校师范学生情况
目前我校共有全日制师范生3664人(专升本372人),其中,2022级985人(专升本232人),2021级924人(专升本140人),2020级837人,2019级918人。
专业名称 |
学制 |
计 |
在校生数 |
备注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汉语言文学 |
4 |
443 |
90 |
95 |
99 |
159 |
|
化学 |
4 |
176 |
38 |
43 |
48 |
47 |
生物科学 |
4 |
242 |
70 |
73 |
51 |
4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407 |
98 |
106 |
105 |
98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166 |
45 |
40 |
42 |
39 |
体育教育 |
4 |
454 |
99 |
104 |
150 |
101 |
物理学 |
4 |
177 |
39 |
42 |
49 |
47 |
小学教育 |
4 |
361 |
99 |
101 |
52 |
109 |
学前教育 |
4 |
272 |
40 |
40 |
95 |
97 |
艺术教育 |
4 |
150 |
35 |
33 |
45 |
37 |
音乐学 |
4 |
149 |
35 |
35 |
37 |
42 |
英语 |
4 |
300 |
70 |
72 |
64 |
94 |
小学教育 |
2 |
110 |
60 |
50 |
|
|
专升本 |
学前教育 |
2 |
109 |
58 |
51 |
|
|
汉语言文学 |
2 |
118 |
79 |
39 |
|
|
英语 |
2 |
35 |
35 |
|
|
|
总计 |
|
3669 |
990 |
924 |
837 |
918 |
|
5.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教育课程教师76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外聘教师21人。2021-2022学年教育实践“双导师”915人,其中校内导师101人,校外导师814人。
6.教师教育课程情况
教师教育课程共14门,26学分,416学时。教师教育课程必修模块14学分,选修模块必须修满4学分,实践环节3.5学分。
7.教学设施
学校目前实验教学设施使用面积41108.7平方米,其中基础实验室5226.3平方米,专业实验室25997.6平方米,实习场所1413平方米,实训场所8471.8平方米,书写技能设施使用面积424平方米,微格教学设施使用面积347平方米,语言技能设施540平方米。
8.教学成效
近年来,我校师范生在各级各类师范和教学技能大赛中共获得省级103项奖励,国家级138项奖励。
获奖项目类别 |
国家级 |
省级 |
首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9 |
第二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4 |
第三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6 |
第四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11 |
第五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14 |
第六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16 |
第七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20 |
第八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
19 |
全国地方高校第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2 |
|
全国地方高校第三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1 |
|
第五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
2 |
|
全国地方高校第六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4 |
|
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
5 |
|
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 |
18 |
|
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 |
19 |
|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竞赛 |
3 |
|
第六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12 |
|
第七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11 |
-- |
第八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18 |
|
第九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
43 |
-- |
2019年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 |
|
1 |
2020年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 |
|
1 |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 |
|
1 |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 |
|
1 |
合计 |
138 |
103 |
9.师范类专业发展规划
一是控制办学规模。教师教育类专业占比30%左右,稳定专业招生人数。巩固教师教育在全省本科院校中的优势地位,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全国高师院校排行榜。
二是实施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加强教育与艺术学院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统筹和指导作用,强化教师教育专业之间资源的共享度,发挥已有省级教师教育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其他教师教育专业朝品牌专业方向建设,进一步做优做强教师教育专业。以“卓越教师”培养为载体,推动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造就一批乐教、懂教、会教、善教,且具备教学名师和未来教育家潜质的中小学教师。联合12个教师教育专业组建以大学为联结纽带的“大学——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合作共同体,加强体系内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发挥辐射作用,将共同体建设成为具有闽东基础教育特色、活动效果显著的教育品牌。
三是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学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坚持举办“教师最佳一节课”,充分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