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我院开展《论教育》专题系列学习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良俊副教授辅导,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会。
黄良俊老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教科研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题,从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实践驱动力,打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学习辅导,集合了《论教育》中关于教师、教育、人才等篇目中的内容。

黄良俊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最新权威研究成果,作出自己的解读。他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黄良俊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层内涵,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一代又一代大师们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他们精神风范、崇高品德、价值信仰的生动诠释,为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进步提供力量源泉。
黄良俊认为应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具体内涵,做一名合格教师。他解读了教育家精神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从政治品格层面提出要求,“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从道德人格层面提出要求,“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从核心能力层面提出要求,“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从职业素养层面提出要求,“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从职业追求层面提出要求,“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从格局视野层面提出要求。
黄良俊认为教师要努力做教育家,学校要在坚持党的的全面领导、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荣誉表彰体系等方面再上新台阶,打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专题学习会上,与会教师还围绕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黄丽艳老师认为,新时代教师要以身作则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榜样精神激励学生,以典范精神鼓舞学生,以做大先生为终身追求,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郑延锋老师认为,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内涵,总结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思想的精华,并对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高校教师,要努力将做教育家为毕生追求,将立德树人常立心中。李笠老师认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要不断提升育人能力,既要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与规律,也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影响与反映,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
供稿人:郭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