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论教育》专题学习会(七)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信息来源:

4月1日下午,我院开展《论教育》专题系列学习会。本次学习会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负责人郑延峰副教授进行导学,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会。

郑延峰老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一书中的《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篇目,他从加强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等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他分析了为什么加强基础研究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纵观世界发展史,世界强国无不都是科技强国,世界科技强国无不是基础研究强国。我国基础研究实力依然是科技创新链条之中的短板。当前,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纵观最近的科技发明,如第一部智能手机摩托罗拉天拓A6188、第一辆高铁列车日本新干线、第一辆新能源汽车特斯拉Roadster、第一个人工智能聊天软件ChatGPT,都不是我国首先破局。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有时代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在努力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就贯彻落实加强基础研究的部署进行了解读。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要坚持“四个面向”,即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有机结合;要坚持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要完善和加强研究力量布局,强化四大组成部分构成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基础研究,即强化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力军作用,科技领军企业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二是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支持机制,稳步增加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等。三是要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基础研究特区,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四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五是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六是要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开展基础研究既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习会上,与会教师围绕主题进行了学习探讨交流。钟涵冕老师认为,加强基础研究必须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观点,促进了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郑幼维老师认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科技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强大动力。从在线教育的蓬勃兴起到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从虚拟现实的创新实践到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施策,科技正在为高等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常学常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技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供稿人:郭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