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学生前往宁德市博物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信息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庚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以闽东红色资源赋能新时代思政教育铸魂育人,持续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10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丽艳带领我校“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读书社”学员及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代表共计60人共同走进宁德市博物馆,开展一场沉浸式、体验式“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馆长雷志华带领师生参观“闽东人民抗日战争史迹”专题展览并进行现场讲解。雷志华馆长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战斗序列图,以闽东子弟兵为骨干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的抗日战斗历程,通过时间脉络生动讲解了闽东儿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作出的突出贡献及英雄事迹。

随后,学生代表庄严朗诵陈毅元帅诗句《梅岭三章》,表达了革命先烈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最后,雷志华馆长带领同学们走进报告厅,以“热血浇灌自由花——闽东人民抗日战争史迹回顾”为题作专题报告。雷馆长围绕“日侵闽东,历史罪证”“八闽之东,抗日救亡”“社会各界,爱国抗日”等三个部分展开阐述,运用详实史料和图片讲述闽东军民团结御侮的英勇壮举,回顾闽东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感人历史。报告会以闽东革命者黄双惠诗句“拼将民族血,灌溉自由花”做结尾,雷志华馆长激励青年学生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讲好闽东故事,担当时代使命。

黄丽艳副院长在活动总结中指出,此次活动将思政课堂延伸到博物馆,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创新实践,希望同学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争做“闽东之光”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本次活动是我院活用闽东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的重要举措。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思政课堂“实”起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供稿人:黄丽艳)